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,也是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现状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,现有藏品3万余件(套)。1960年,著名爱国侨领、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倡议在北京兴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。2014年10月落成,201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,201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荣获2019年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、2018-2020年度首都文明单位称号,2020年1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。
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坚持为侨服务、为社会服务、为国家服务的基本方针,发挥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,充分利用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网络,广泛深入开展文物征集与保护工作;举办展览和交流活动,宣传展示华侨华人发展历史和精神文化;将中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,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。
目前,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为侨博基本陈列展,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、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、华侨华人为住在国作出的贡献篇、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、中国侨务等五部分,展出文物千余件(套),图片千余张。展览以历史传统与现代观念相结合,使用图文结合、场景复原、艺术作品、多媒体等展示手法予以呈现。
今年以来,根据中国侨联的部署,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,自4月28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推出“云游侨博”网络直播品牌。直播活动突出爱国主题,突出侨元素,弘扬华侨精神,展现华侨家国情怀,运用中、英、日、俄、德、法、西等7种语言,闽南话、广府话、客家话、潮州话等4种方言面向海内外进行展览解说,截止到12月15日,网络直播活动共进行25期50场,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8076934人次。